虽然也喝酒也吃大餐也会玩疯了,但微小的事情并不足以把某一段日子清晰地印刻下来,时间在渺小无起伏的记忆和大同小异的情绪里,晃一下就是一个年头过去了。
越来越趋于麻木,懒于经营生活。
我们变成了一类人,没有特点没有寄托。隐隐觉得难受,心里的郁闷像雾霾一样存在。我们瞧不上别人,也看不起自己,因此更加苛责别人,也常常和自己较劲。我们的不开心日常化,无非是在潜意识里讨厌自己。
有人不再深想,有人寻找出路。可能旅行的人是后者。
去年,第一次出国,去了欧洲。
交出人生最大一笔支出的团费之后,我内心有愧疚感,如同把家里的全部积蓄用来打游戏般的虚无。
等待出发的日子里,有些后悔,仍旧是隐隐惋惜那些钱,心里还琢磨着为什么第一次出去不能去亚洲国家,为什么要独立成团不跟大团。
但更多的感受是,身体里始终澎湃着巨大期待和紧张——它们如潮水般时涨时退。这等候的一个月,成为了我工作以来情绪最深刻的一段时光。
我做了很多准备,买衣服买配饰买化妆品还做了指甲,投入的心思前所未有。我要自己花枝招展、光鲜亮丽地去到那些高贵古堡、绚烂古城和纯美小镇里,不辜负这遥远而隆重的出行。
从离家去机场开始,我就忘记了花掉的钱以及路途上即将要花掉的更多的钱(穷家富路嘛)。
我穿着白衬衫,背着我的森系小帽,挂着闪耀的墨镜,涂着鲜艳的口红,拖着我的行李牵着小胖哥,像投奔一场新生活一样,奔向了我的旅程。
这一刻,我不仅去年记得清晰,今年也仍旧回味无穷。就像楚门爬上楼梯走向外面世界前,站定的那几秒,简直是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。
毫不夸张地说,我至此迎来了一种新的生活。
欧洲的美,不仅美在鬼斧神工的建筑,美在浑然天成的风景,还美在那悠哉悠哉、才华闪动的生活。
我们去到复古、优美而浪漫的捷克,黄昏时分,在布拉格街边的餐厅对坐着吃肘子喝啤酒,身旁的布拉格广场上,有几位年轻人弹着琴、敲着鼓、唱着歌,身边围着里三层外三层的人——大家都席地而坐,每一曲结束都回以热烈的掌声和口哨声。
年轻人一曲一曲地表演,大家就这么坐着一曲一曲地听。人们不知道从哪里来,也不知道还有什么事情等着要去做,仿佛生来的宿命,就是要来这里听一听这些优美的歌。
我们坐在那喝着、看着,黄昏渐渐暗淡,那笼罩世界的金黄色消失在浓艳明亮的建筑后面。我们穿过人群,在轻快音乐的背景下,离开广场,走上轮渡呼啦而过的伏尔塔瓦河上的桥梁,走回我们在捷克的临时的家。
许多个这样的片段,在奥地利,在德国,在法国,在英国。我们有幸依次浸润其中并深情感受。有时候,身处当下我热泪盈眶,强烈地感受到生活的炙热与美好。
我觉得即使我一生了无作为,因为看到过这些美好,就不枉来此一遭。
有了第一次,获得成长以来从未有过的体验之后,后续的出发变得容易又干脆。
由许多个出行填满的这两年,时间不再是悄然离去,我记得它一步一步的脚印。我和时光的相处,因为一次一次的深刻旅行,变得安全感十足。
我有了大大小小的改变。我开始变得浪漫,变得细腻,更加能面对自己的身体,也更注重打扮,爱上喝酒和鲜花,愿意花心思营造气氛,会制造惊喜,会表达感情,会创作,也会放松。
这样的生活,相比以前多了很多事儿,但让波澜不惊彻底停止。
当然,我没有因为旅行产生母亲能看得到的直接变化,譬如,赚更多钱。
我的偏见日益减少,对于所有新鲜事物,都饱含情感地去拥抱和尝试。
越远行,越觉得世界丰富、自己的经历渺小。曾经过不去的坎,被放到广袤的世界、多样的生活和长远的人生河流里去考虑,也就变得不值一提。
最深刻的一次旅行,是今年去巴黎。
我一个人出发去找在法国出差的小胖哥。这是我一个人独自出国,也是我第一次在一个国外城市深度居住。我们过日子般地旅行,像活出了另外一种方式。每一小时、每一分钟,我都过得很惊喜,像偷来的。
一日过得出三秋的感觉,因为细腻。
幸运赶上法国国庆,埃菲尔铁塔放了一整晚的烟花。这让巴黎之行无比完美,此生无以替代。而此前一天,我们本打算离开巴黎,去尼斯看看热情的南法,到火车站发现当日火车票售完,未去成。
第二天,国庆日,我们在深夜的阳台上看满城的烟花,微博突然推送一条信息,尼斯遭恐怖袭击发生爆炸。
我和小胖哥无言相拥,用从未有过的力度。离开这个国家的时候,情感微妙,隐隐觉得活得如命中注定,爱得如命中注定。
漫漫人生里,我们会始终记得这一场旅途。未来,更多的旅程,会一起构成我们的生命。即使我一生了无作为,也会觉得不枉费这一趟人生。